陕财职院“烛火之光”志愿服务团“河小青”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一)
7月18日,清晨的河岸还浸润在露水之中,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烛火之光” 志愿服务团的 “河小青” 们已身着红马甲,与当地少年们一同踏入杏坪镇社川河河道区域,拉开了暑期生态实践活动的序幕。这场以 “守护碧水” 为主题的志愿行动,让青春力量与生态保护在山水间碰撞出别样火花。
活动现场,身着红色志愿服的志愿者与身着各色便装的孩子们分散在乱石荒草间,形成独特的风景线。穿碎花裙的小姑娘踮脚捡拾石缝中的塑料瓶,指甲沾染了青苔的绿意;身旁的志愿者半跪在地,小心拆解缠绕在酸枣枝上的塑料袋,袖口被尖刺划破也浑然不觉,额间汗珠折射出晨光,映照着专注的神情。
展开剩余61%实践中,志愿者们将生态知识融入劳动过程。穿白 T 恤的男生拨开水面绿藻,向身边男孩讲解鹅卵石上的纹路:“这就像河水写的诗。” 男孩则天真回应:“那我们捡垃圾就是给河水擦眼泪吧。” 午后时段,大家将垃圾分类装入红、蓝、绿三色袋中,志愿者顺手用柳条编出圆环,喻为 “给河水的勋章”,孩子们争相用狗尾草、野菊花装饰,最终悬挂于河边老柳树上。
日暮时分,经过一天的清理,河道环境已焕然一新:乱石堆中的塑料袋被清除,水面漂浮物不见踪影,石墙上的涂鸦也被擦拭淡化。一直沉默的小男孩向志愿者询问:“明年还能来吗?” 他手中紧攥的银杏叶,叶脉清晰如河流支流。休息时,孩子们数着捡拾的瓶子数量,志愿者则在本子上记录河道状况,蛙鸣虫吟与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交织成趣。当被问及 “河水是否会记得我们”,志愿者答道:“你听,它的流淌声更轻快了。”
返程时,孩子们的书包里多了鹅卵石、枫叶等 “自然纪念品”,志愿者的背包中则装满了孩子们绘制的生态主题画作。夜风拂过,老柳树上的 “勋章” 轻轻摇晃,河水漫过清理后的石滩,仿佛在铭记这些年轻的足迹。
据了解,此次 “河小青” 实践活动通过躬身劳动,让参与者深刻理解生态责任的内涵。志愿者与少年们在协作中体会到,个人成长与自然保护密不可分,守护山河即是守护自身家园。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此类生态实践活动,让更多青年参与到碧水清波的守护中,以代代接力的方式践行生态传承。
图文: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烛火之光”志愿服务团
发布于:北京市尚竞配资-投资股票配资-网络股票配资平台-地方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